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柳笛青青

水流任急心常静 花落虽频意自闲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爱在左,同情在右,走在生命的两旁,随时撒种,随时开花,将这一径长途,点缀得香花弥漫,使穿枝拂叶的行人,踏着荆棘,不觉得痛苦,有泪可落,却不是悲凉。 这爱情,这友情,再加上一份亲情,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,无论是在阳光下,还是风雨里,都可以闪耀出一种读之即在的光荣了。 ——冰心

一枝一叶总关情―――借物抒情写作例谈  

2016-05-07 16:59:55|  分类: 语文教学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俞小兵     

一枝一叶总关情

―――借物抒情写作例谈

教学目标:

  1. 感知情感的力量;2、学习并掌握借物抒情技法;

教学重难点:

  1. 感知情感的力量;2、分析借物抒情表达方法;3、学习并运用借物抒情技法

教学方法:

感知;诵读;分析讨论;学习运用

课时:1

教学步骤:

  • 导入

   相传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创作《西厢记》,当写到“碧云天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,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”时,竟悲苦地大叫一声,呕血倒地以至昏厥;相传曹雪芹夜伴孤灯撰写《红楼梦》,当写到“晴雯被害死”一节时不禁号啕大哭,泪如泉涌!他们何事伤怀,全为一个“情”字!

  (幻灯片-——情到文自成 情深文自真   文学艺术的本质就是感情的宣泄)

   一个“情”字让多少人梦萦魂牵。我们都会珍惜每一分真挚的感情,那每次让我们热泪盈眶的相逢,每一次让我们心跳的情节,一个眼神,一个微笑,一个手势,甚至一杯白开水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那尘封在心底里的往事,将会被定格为永恒的记忆。我们只不过需要一个合适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。

  •   抒情方式例谈

游子吟

孟郊
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。报得三春晖。

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。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——母爱。 诗的写了母亲为即将出行的游子缝制衣服一事,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。虽无言语,也无泪水,却充溢着爱的纯情,扣人心弦,催人泪下。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,以通俗形象的比喻,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,对于春日般的母爱,小草似的儿女,怎能报答于万一呢?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。 ----借事抒情

静夜思

李白 
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此乃千古传唱名篇。晋《清商曲辞·子夜四时歌·秋歌》“仰头看明月,寄情千里光”-----借景抒情

咏梅

王安石

         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雪, 唯有暗香来。

   这是一首宋代的咏梅诗。全诗以梅的描写表达自己就是冬天里的那一枝梅花,通过写梅的香和颜色,说明自己和梅花一样凌寒开放、孤傲、洁白无暇。----借物抒情

三、什么是借物抒情

借物抒情,是描写抒情手法之一,也称作“托物言志”或“写物寄意”,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寄托某种感情、志趣、思想观点。通篇文章使用这种方法或技巧,就称为托物言志或写物寄意文。运用这种方法抒情,要抓住描写对象在某方面的特征,凭借这些特征来抒发某种感情。茅盾为抒发他对抗日根据地抗日军民的热爱、崇敬之情,以白杨树作为描写对象,突出地描写了它那象征抗日军民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的形象和气质,显示出它“伟岸、正直、朴质、严肃,也不缺乏温和,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”的“伟丈夫”的“性格”。把物与情,物与意糅合在一起,达到了物与情和物与意的统一。

  • 借物抒情例析

母亲手中的稻草绳

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,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……
  母亲啊,您可曾知道您坐在门前编织稻草绳,那蓝布褂,那双敏捷而勤快的手将稻草一颠一颠地编成草绳——那幅画面伴随了我十几个春秋啊,母亲啊,那是永不褪色的记忆,伴我一年又一年……
  还记得你那次生病,恰好我放假回家,父亲给了我一把零钱,让我给您买点您爱吃的菜。我低着头行走在人群中,带着上次考试的悲伤,走得缓缓的,在这喧闹的市场上,我无心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,只顾伤心地走着……偶尔间,抬头望望菜堆,寻找你爱吃的菜。其实我根本没曾想过,你爱吃什么,只是记得您爱吃我爱吃的菜……又是偶尔抬头,老伯在用稻草绳绑着菜,那好熟悉的稻草绳……这不是母亲一直编着的稻草绳吗?母亲您那单薄的身体倚在门前,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子……
  还记得那个夜晚吗?天黑黑的,父亲在屋内抽着闷烟,烟雾缭绕,您依旧在门外编着草绳,手一颠一颠的,稻草就编成草绳。我的心沉沉的,再也无力开口要开学后的学费……
  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留,静得可怕,就如我沉沉的心。那句“爸妈,我不上了”在口中转了几圈又咽了回去,只有我自己知道,我对学习是多么渴望,可家中……母亲,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的一部分。父亲猛地捏灭了烟,起身去了邻家,我依旧心沉沉的,您依旧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草绳……
  我回过神来,匆匆地买了您应该爱吃的菜,不忘要了根草绳……
  母亲啊,我就是您手中的草绳,从小编到大……您那在门口编草绳的背影,那双一颠一颠的双手在我的记忆里永不褪色。
  后来求学的路上,我总不忘将一根草绳放在枕下,看到它,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,您那双永不停息的手,和那一颠一颠的稻草绳,走过了一年又一年……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……
 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,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……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,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,更吹不落那双一颠一颠的手……

五、分析文章借物抒情

1、所借之物是什么?抒发了什么感情?

2、所借之物在文中多次出现,每次出现都在什么情形下?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?

 3、物与情有何关系?

4、人称方面有何特殊之处?有什么好处?

六、总结借物抒情技法

1、描绘所借之物,写清与人的关系。物是场景中感情的载体。

2、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。

3、善用联想

4、写作中要理清写“物”与抒“情”的关系。

文章的结构,一般是先“物”后“情”,“物”描写或描述是基础,“情”的抒发是自然而然的升华。

  • 从主旨出发,极尽“物”的特征,穷尽“物”的内涵,才能保证为“情”的抒发做足铺垫和渲染。
  • 由对“物”的描写或描述而自然生成的“情”,需要自然、精练、显豁。
  • 处理“物”与“情”时,最忌二者脱节、油离,应该时刻注意依托线索,把“物”与“情”融合起来。

5、用第一、第二人称描写抒情。

七、习作练习

   1、以“一支笔”或“一片枫叶”为所借之物描写场景或画面

   2、确定表达的感情

   3、以这种感情为中心,用一二人称抒情,创作与物有关的场景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7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